:::当前位置:首页复习总结基本计算7
  一、基本计算
  1、坐标反算
  如图,已知A、B两点坐标值,确定直线长度和方向。
  根据A、B两点坐标值,代入下面公式:
  a)确定直线长度(水平距离)
  =
  b)确定直线方向(方位角):
  =
  注:计算时往往得到的是象限角的数值,必须参照表1-5表1-4,先根据的正、负号,确定直线所在的象限,再将象限角化为坐标方位角。
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关系表
象   限

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

第一象限 (NE)

=

第二象限 (SE)

=

第三象限 (SW)

=

第四象限 (NW)

=


表1-5 不同象限坐标增量的符号
坐标方位角及其所在象限

之符号

之符号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2、极坐标法测设点位时放样数据的计算
  设A、B两点为控制点,已知A点坐标XA,YA,直线AB方位角αAB,欲测设出P点,P点的设计坐标为:XP,YP 。若在A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则放样数据为AP间的水平距离d和AP与AB间的水平角β:
  αAP=arctan(YP-YA)/( XP-XA)
                β=αAP -αAB
                d=[(XP-XA)2+(YP-YA)2]1/2
  测设方法:在A 点安置经纬仪,以B点为0方向(后视B点,将水平度盘设置为0°00′00″。),测设水平角β(β为由0方向顺时针转向待测方向的角度),定出P点的方向,再沿AP方向线测设水平距离d。即可定出P点。
  注:角总是自零方向起,顺时针转向待测点位方向的角度,即其计算总是,如算得的角为负值,则应加上
  二、举例:
  例1:设A、B两点为控制点,XA=50.00m,YA=80.00m,αAB=60°00′00″,现欲测设出P点,P点的设计坐标为:XP=80.00m,YP=70.00m,试计算在A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数据,并简述操作的步骤。
  解:放样数据为AP间的水平距离d和AP与AB间的水平角β:
  αAP=arctan(YP-YA)/( XP-XA)=arctan(-10)/30
  由YP-YA<0,XP-XA>0可知,αAP属于第四象限(=)。
  故 αAP=360°-arctan10/30=360°-18°26′=341°34′
  β=αAP-αAB=
  d=[(XP-XA)2+(YP-YA)2]1/2=(102+302)1/2=31.623m
  测设方法:在A 点安置经纬仪,以B点为0方向(后视B点,将水平度盘设置为0°00′00″。),测设水平角β(β为由0方向顺时针转向待测方向的角度),定出P点的方向,再沿AP方向线测设水平距离d。即可定出P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