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魅力探微

——对个性化执政现象的理性透视

 

【原文出处】党政干部论坛
       【原刊地名】武汉
       【原刊期号】200509
       【原刊页号】7~8
       【分 类 号】D2
       【分 类 名】中国共产党
       【复印期号】200601
       【作 者】高静
       【作者简介】高静,中共中央党校党建专业博士研究生
       【摘 要 题】党建纵横·综合论坛
       【正 文】
       在我国社会由封闭向开放、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政治领域,党政干部的领导风格、行为举措、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的改变尤为显著,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各具特色的领导魅力,渐成现代领导新风尚。
       一、个性化执政凸显领导魅力
       长期以来,我国党政干部常常被定格在居高临下、不苟言笑、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形象上。收敛个性,保持共性的行为准则使得官员的形象千人一面,严肃呆板、官气十足、缺乏亲和力和个人魅力是这一形象的共同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为官员敢于突破僵化、单一的形象模式,在施政行为和公共形象上表现个性、展示领导魅力创造了宽松环境,越来越多在施政行为中融入个性特征的党政官员进入公众视野。他们打破上传下达式的被动施政形态,而是积极探索发展战略,改变行政命令式的领导方式,注重与公众的交流沟通;抛弃在会议上念报告、官话套话的话语模式,用简洁、亲和的语言讲解大政方针;一改在媒体面前局促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积极与国内外媒体联络合作,面对媒体谈笑自若,滔滔不绝;注重自己的外在服饰仪表,把自己看做本地区的“形象大使”。2004年底,14个省、直辖市的党政主要领导亮相中央电视台“2004中国经验”节目,畅谈一年来施政得失,直面工作难点和压力,与观众坦诚互动交流。这些省市高官在节目中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坦率的态度、清晰的发展思路、极具亲和力的言语、得体的仪表风度,展示出新时代领导者彰显个性的领导风格和自信、创新、务实、亲民的领导魅力。
       在中国与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今天,与以往官员千人一面、缺乏魅力的形象相比,现代党政领导形象的转变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学者、公众普遍对这种敢于表现个人领导魅力的执政风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和更多期望。“官员个性风格的显现,符合民主政治和公众需求。在如今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中国,这样的施政作风也有利于抛弃陈规旧习,寻求耳目一新而又上下满意的改革之路”。[1] 被媒体称为“魅力部长”的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其施政举措与其“高大俊朗”的外形、“文雅风趣”的谈吐、“从不拖泥带水”的办事作风成为百姓津津乐道的内容。[2] 当代世界政坛上,政党领袖、国家首脑、政界要人,无论是在国内事务还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十分注重培养、运用、发挥领导魅力。但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领导魅力缺乏传统、惯例、经验的国家,在社会转型期日益凸显的领导魅力应该说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领导魅力的兴起折射出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的重大变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政府的职能、权限受到极大的冲击。领导魅力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一变革要求的积极回应和主动调整。变革涉及的关键问题是:领导者如何直接面对公众、如何与公众交流沟通、如何获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1. 施政理念上突出公众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党政领导公众意识淡漠,不愿意也不知道如何与公众沟通。领导魅力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领导摒弃官气十足的话语表达方式和缺乏实质内容的套话模式,而是用普通老百姓觉得亲切、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向公众宣传政策、解答问题、征求意见。在与公众交流内容上,不回避、不搪塞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坦言政府工作进程和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这种讲话方式的转变,反映出领导者不是把公众看作发号施令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以平等、坦诚的态度与公众互动交流,体现了对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的自觉尊重。从与公众沟通的效果上看,不仅不会降低政府和领导者的权威和威信,反而会提升公众对政府的理解、信任、信心以及思想上的认同和支持,自觉服从于政府的管理和号召。
       随着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等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大众传媒迅速成为党政领导面对公众、与公众交流沟通的载体和平台。从这个角度看,官员面对公众在很大程度上演变为面对媒体,公众意识转化为媒体意识。具备新闻媒体知识、熟悉、尊重媒体运行规律、善于与媒体打交道,把媒体作为与公众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是现代官员必需的基本素质和才能。特别是对于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互联网络,许多重要官员已积极尝试通过这一新兴传媒与公众进行在线交流。
       2. 施政方式上突出“软实力”
       领导魅力是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的统一。领导魅力以权力因素为基础,领导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融入品格、学识、能力、情感等非权力性因素。如果我们把职务权力看作“硬实力”的话,那么品格、学识、能力、情感等非权力性因素则是“软实力”,而后者对领导魅力的形成更为重要。换句话说,领导魅力能否产生、领导魅力的大小、强弱、对公众的影响力如何,与领导者职务地位的高低不成直接的正比关系,而是主要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的非权力性因素。公正、自信、坚毅、乐观的品格、积极进取的精神、渊博的学识、出众的才干、适度的情感表达,这些职务以外的因素蕴涵着无形的力量,对公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远比支配性、强制性的权力因素更为强烈,效果更为持久、深远。
       分析我国党政领导个性施政行为凸显出的领导魅力,这种与个人素质紧密联系的“软实力”格外引人注目。厚实的理论功底、敏捷的思路、颇有深度的个人见解、雄辩的口才,生动的表情,这些因素对公众极具感染力和凝聚力,拉近了与公众的心理距离,增强了对公众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另一个方面看,“软实力”对现代领导者的思想政治、文化知识、道德情操、工作能力、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执政为民是领导魅力的核心和灵魂
       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新生事物”,日益涌现的个性化施政行为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索。在我们以理性的思维、冷静的头脑、敏锐的洞悉力来观察、分析这一现象时,一方面要充分肯定个性执政渐起的积极意义,鼓励、提倡领导干部积极尝试彰显领导魅力的施政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深刻把握领导魅力的内涵,对个性执政行为加以引导和规范。
       从行为主体(领导者)和客体(被领导者)来说,领导魅力有两种相互联系的表现形式。就前者而言,领导魅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个人魅力与领导行为的有机结合,对被领导者具有的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就后者而言,领导魅力表现在被领导者由此产生的信任、自愿与愉悦的支持心理以及参与领导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这两种领导魅力的表现形式中,前者是基础和前提。从狭义上讲,领导魅力更侧重于领导者具有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领导魅力一旦形成,其影响力将长期存在,不会因为地位职务的降低而减弱、消失。
       领导魅力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对权力的运用,权力是领导魅力的存在载体和依托。“没有权力的领导是不存在的,没有领导的领导魅力当然也是不存在的。领导魅力是恰当而有效地运用权力的结果。”[3] 可见,领导魅力与权力运用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确切地说,领导魅力是对权力理性的认识和运用。我国各级党政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如何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运用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领导魅力增长或丧失起着决定性作用。进一步讲,执政为民是领导魅力的核心和灵魂,离开执政为民,领导魅力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根基。从这个角度看,领导魅力是对人民深厚感情的自然流露,是理性把握权力的逻辑发展,是把个人才干用于谋求人民利益的必然体现。这种发自内心、外在言行与内在素养完美结合的领导魅力真实、纯粹、实在、丰富,不浮华、不虚假、不张扬、不造作。那些现实生活中以权谋私、急功近利、哗众取宠、劳民伤财、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绝无领导魅力可言。
       这里还需澄清对个性执政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个性执政决不意味着利用手中的权力恣意挥洒、任意胡为,而是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不可逾越的边界和限度。随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题相继提出。这些主题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无疑会起到强大的约束和指导作用。首先,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要在民主、科学、法制的范畴内运行,切实作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其次,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以长期、全面、协调发展实效为目的。而执政为民则是个性执政的共同内核和价值指向。
       【参考文献】
       [1][2] 徐楠:《“个性施政”渐露中国》,《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8日。
       [3] 范学智,张稼人:《超越权力——领导魅力纵横谈》,京华出版社1997年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