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的提升与开发

 

【原文出处】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063
       【原刊页号】27~31
       【分 类 号】C3
       【分 类 名】管理科学
       【复印期号】200609
       【作 者】戴维新
       【作者简介】戴维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江苏 南京 210001。
       【内容提要】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表现为“跟我来”、“看我的”、“一起干”。制约领导力提升与开发的因素主要有:道德失范;权力滥用;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协调失衡;思维僵化;心理障碍;言行失体;眼界限制。提升与开发领导力主要应着手八个方面:提升控制力是领导力的着力点;提升决策力是领导力的重点;提升领人力是领导力的标志;提升协调力是领导力的基础;提升调适力是领导力的保证;提升表达力是领导力的体现;提升创新力是领导力的动力;提升学习力是领导力的核心。
       【摘 要 题】领导艺术
       【正 文】
       一、领导力的涵义
       在设备越来越先进、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完善情况下,很多领导者开始意识到,软环境的力量已经变得不容忽视,并且正在深层次影响着组织的发展。这种软环境包括组织文化、品牌以及根植于领导者身上的领导力。[1]
       那么,什么是领导力呢?“世界上任何人都是影响别人和被别人影响的。影响别人行为的行为,谓之‘领导’;影响别人行为的能力,则谓之‘领导力’。”领导的实质是影响,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也就是说,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2]
       真正的领导力应由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来衡量,自认为是领导者而又没有追随者的人,只是在散步。追随者愈众,能力愈大,领导力也愈大。
       领导者获得追随者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3]
       一是“跟我来”——令人信服的远见卓识。身为领导者,有着超乎一般的远见卓识,他的任务就是告诉追随者们应该朝哪个方向前进;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在这条路的前方,有怎样的风险和利益……在必要的情况下,他还应该走在队伍的前面。在大家四顾茫然的关键时刻,一声“跟我来”,就像一支“强心针”,能使团队士气大振,并凝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
       二是“看我的”——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作为领导不仅要告诉追随者应该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这个做不完全是亲自做,而是教给部属行为原则。作为领导者,是一个原则的确立者、维护者和执行者。领导者要严格掌握原则。
       三是“一起干”——令人信服的精神力量。领导者通过与追随者的沟通交流,将自己的人格魅力焕发出来,对他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吸引力和巨大的鼓舞力量,使人们产生这样的信念:跟着他干,没错!
       领导力(影响力)在领导活动中有着积极的作用。现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借助于工资、资金、福利等激励措施只能调动下属员工60%的积极性,其余40%的积极性则要依靠领导者具有影响力的领导行为去调动。这一量化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了领导力在领导工作中的作用。所以,一个领导者要想真正担负起自己的领导责任,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领导力。[4]
       二、制约领导力的提升与开发的主要因素
       现实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同是领导干部,在不同的情形下所发挥的作用却大不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条件限制了领导力发挥,这说明领导力的施展是受着各种因素制约的。
       (一)道德失范
       所谓道德失范,就是领导者的行为偏离了政治道德、社会道德准则的要求。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精神生活空虚颓废、物质生活追求奢华、社会交往庸俗违纪。
       领导者为什么会道德失范?其原因主要是:一是丧失了崇高理想和伟大目标;二是忘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三是忘记了立党为公的党性原则。
       “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道德失范必然使领导者丧失政治上的坚定性、丧失表率作用,领导力也必然丧失殆尽。[5]
       (二)权力滥用
       所谓权力滥用,就是不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甚至利用手中权力做出违背社会大多数成员意志和利益的事情。权力滥用,是导致领导力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在领导活动的实践中,权力滥用主要表现在越位侵权、权力独揽、以权谋私。
       分析权力滥用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思想认识根源上看,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主观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从社会管理制度根源上看,主要是长期以来缺少“有章可循”的管理制度;从监督制约机制根源上看,主要是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权力滥用现象得以滋长蔓延。
       权力滥用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对领导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制约。一是权力滥用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二是权力滥用会使领导者丧失群众的支持;三是权力滥用影响了下属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6]
       (三)决策失误
       决策事关领导活动的成败。决策失误主要表现在急躁冒进和因循守旧两方面。
       决策失误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决策者的认知水平限制了决策水平;决策者受经验主义的影响而使决策失误;决策者缺乏民主意识而使决策失误。
       决策失误对领导力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决策失误是领导者失职的主要表现。决策失误是领导力弱化的重要原因。因为决策失误,不仅会给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有形的损失,还会给人民群众造成无形的心理创伤,它会使人心涣散,思想混乱,并造成人民对党的不信任。从而引发人民群众对其领导的不满和信心的丧失。
       (四)用人失察
       用人失察是领导者失职的主要表现,因此,它必然会对领导力造成很强的制约。
       用人失察主要表现为:一是德与才不能兼备,或重才轻德,或重德轻才。二是职与能不能匹配,或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三是亲与贤不能公正,即“任人唯亲”。
       用人失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是“任人唯亲”的错误路线主导着一些领导者的思想;二是固定化的认知模式遮蔽着领导者的视野,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月光效应、马太效应等;三是武大郎开店;四是干部任用、监督制度不完善。
       用人失察对领导力的制约:用人失察是领导者丧失职能的主要表现;用人失察会严重地妨碍决策目标的实现;用人失察会使领导者丧失领导权威。[7]
       (五)协调失衡
       协调失衡是指领导系统的各种关系出现矛盾、冲突,不团结、不和谐。这里主要指人际关系,表现在:与上级关系不协调;与下级关系不协调;与同级关系不协调。
       协调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角色的不同;二是利益的矛盾;三是价值观的差异;四是认识的差异;五是工作方法的矛盾;六是个人秉性的矛盾;七是体制和组织上的障碍;八是沟通上的梗阻。
       协调失衡对领导力的制约是多方面的,如领导目标难以实现、造成领导职能不健全、领导系统不稳定、影响工作效率、造成浪费、限制和影响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发挥等。
       (六)思维僵化
       这里所说的思维僵化,实质上是指思维方式的僵化。所谓思维方式的僵化,就是思维方式单一、封闭、静止。
       思维僵化主要表现形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教条主义思维、单一演绎思维,就是一切行动都是以既定的典型、榜样、经验来指导和规范,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通过总结自身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思维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缺乏问题意识;二是思考的省略倾向;三是话语霸权所造成的怠惰因子。
       思维僵化对领导力的制约,会导致条条、框框现象增多,导致照搬照抄现象,会使领导者丧失创新能力。[8]
       (七)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包括心理失调和情绪失控两个方面。
       一是心理失调。心理失调,就是心理失去了平衡的状态。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嫉妒心理、虚荣心理、狭隘心理。心理失调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不能正确了解自己和接受自己;不能正确了解社会并适应社会;不能进行内在的自我修养。
       二是情绪失控。领导者情绪失控主要表现为:消沉萎靡、喜怒无常、急躁易怒、紧张胆怯。情绪失控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生观的格调不高、价值观意识有偏差、自我调控能力过低、性格的弱点所造成。
       心理失调和情绪失控等心理障碍对领导力的制约:首先会使领导者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甚至造成极大危害。其次会导致领导者行为异常及偏离正常轨道。
       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心理障碍的领导者会因心理紊乱、身心失态,诱发疾病,会因虚荣而弄虚作假,会因狭隘而排斥异己,会因自负而盛气凌人,会因嫉妒而丧心病狂,会因情绪失控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甚至违法的事。
       (八)言行失体
       所谓言行失体,就是言语行为主体的言谈与举止没有遵循一定的交际规则,不得体。
       言谈失体的表现形式是言而失真、言而啰嗦、言而无信、言而失态。举止失体的表现形式是面冷气傲、不拘小节、衣饰失调。
       言行失体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一定的文化素质修养;对人民缺乏热爱的思想情感;没有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
       言行失体对领导影响力的制约:一是阻碍领导者与人民群众的有效沟通;二是妨碍领导者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9]
       (九)眼界限制
       一般说来,领导人越有远见,眼界越高,组织就越有潜能,正如人常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界能增强一个领导者的能力。然而眼界跟正确思维方式一样,不是天生的。眼界是一种可以培养出来的本领。这种本领也可能被限制。眼界受到限制必然制约领导力的发挥。
       眼界限制主要表现为:以往经验制约了眼界;缺乏主见制约了眼界;人生困境制约了眼界;学识修养制约了眼界;目前处境制约了眼界。
       眼界受到限制的原因主要是:知识匮乏;不重视学习;不善于思考;接触社会面窄;环境影响。
       眼界限制对领导力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制约领导力的产生;二是能导致领导者思维的僵化。三是必定妨碍领导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提升与开发领导力的主要途径
       领导活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全局性、复杂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因而领导力也就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提升与开发领导力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升控制力——领导力的着力点
       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巴达维曾说:“没有控制,领导者就无法管理,组织就不起作用,组织的日常工作如果不通过有效的控制,使它在轨道上正常运转,最好的计划和决策都会落空。”可见,控制的实施对领导者来说是一项重要工作,是提升与开发领导力的着力点。领导者若想使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注重有效地控制全局。
       如何提升控制力呢?首先要坚持领导控制全局的原则。自觉遵循自我约束原则、层级原则、系统封闭原则、灵活机动原则。其次是掌握领导控制全局的手段。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精神手段去控制。第三要学会领导控制全局的方法。主要有权力控制的方法、引导控制的方法、督察控制的方法、自我调控的方法。第四要善于培养控制力。在一定目标下实施控制;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克服影响阻碍控制因素。[10]
       (二)提升决策力——领导力的重点
       所谓决策,就是领导者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根据主客观条件,对未来的行动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并做出决定的过程,是领导者确定方针、策略的活动。决策力是提升与开发领导力的重点。
       提升领导决策力的方略有:1.掌握科学决策的方法。如集思广义——民主决策法、权衡利弊——比较决策法、沙里淘金——筛选决策法、摸石过河——试点决策法、快刀斩乱麻——应变决策法。2.按科学决策的程序办事。科学的决策程序主要有六个环节:寻找差距,发现问题;针对问题,确定目标;针对目标,拟制方案;分析评估,多中选优;试点验正,反馈修正;未雨绸缪,完善对策。3.正确处理“危机决策”。一般说来,危机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前兆—爆发一持平一解决阶段。根据危机发展周期的不同特点,危机决策可分为四个步骤处理:一是危机预警;二是危机识别;三是危机控制;四是危机消除。
       (三)提升领人力——领导力的标志
       领导的要义就是领人。是否领好人是判断一名领导者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尺度,因此,领人力就成为提升与开发领导力的标志。
       第一是育人。有远见的领导往往都重视教育。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教育为本,培养教育是领导者的第一位任务,领导应该是个教育家。
       第二是识人。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领导者应有远见卓识的本领。领导者要学会留心观察,静中识人,投石问路;动中识人,广咨博取;众中识人,区分良莠;凡中识人……
       第三是选人。领导者应拓宽选人视野,学会选人方法。除严格遵循“四步选人程序”外,还可借鉴外企和民营企业选人方法,如守时测试、说话声测试、眼神测试、各种面试等。
       第四是用人。领导知人善任,用人是关键。领导者要学会攻心为上、扬长避短、维持平衡、巧妙替代、提携超己、重赏勇夫、控制内核、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等方法。
       第五是管人。领导管人,一要管,二要理,重在理;管是表面,理是本质。理是道理、理论、原理,要以理服人。
       (四)提升协调力——领导力的基础
       人际关系协调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基础,一名领导者工作开展得是否顺利,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否旺盛,往往取决于领导者上下左右关系是否“玩得转”、“吃得开”。而要“玩得转”、“吃得开”,就必须把各种关系“摆得平”、“理得顺”,这样,才能够赢得上级的认可,同级的肯定,下属的拥戴。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但从提升与开发领导力的角度看,重要的是协调与上级的关系、协调与同级的关系、协调与下属群众的关系。
       1.领导者协调处理与上级关系。首先要坚持协调的原则,即对上级尊重而不奉迎、服从而不盲从、到位而不越位、揽事而不弄权。其次要注意协调的方法。一是主动了解上级,实现及时沟通;二是要求适度,不能苛求;三是保持“中立”,等距接触;四是发奋工作,赢得信任。
       2.领导者协调处理与下级关系。对下属要尊重、要信任、要体谅、要支持、要鼓励、要商量、要帮助、要冷静、要体贴、要带头。
       3.领导者协调处理与同级关系。主要是加强同级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注意尊重各部门的职权,遇事要多商量,注意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对同级部门的领导者要平等相待。
       (五)提升调适力——领导力的保证
       心理调适力是指领导者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对事物的心理适应和反应能力,是领导者社会认知能力、应变能力、心理平衡能力的综合体现。领导者为了做好工作,就必须不断地增强心理调适力,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自觉进行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第一,正确对待心理失调和心理疾病。努力克服恐惧心理,采取必要预防措施,增强自信心。第二,加强领导者的自我心理保健。一是建立自我防卫体系;二是了解自己和接受自己;三是认识并面对现实;四是适度休息和积极工作;五是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第三,防止和克服不良心理反应。一是防止和克服过度紧张心理。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素质,协调好人际关系,建立融洽和谐的家庭。二是加强自我心理调控。具体方法有拖延法、转移法、宣泄法等。三是控制不良情绪。学会情绪的自我评价、情绪的自我调整、情绪的自我监督。
       (六)提升表达力——领导力的体现
       领导者的语言表达力是领导力的直接体现。领导业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语言表达力的高低。
       1.掌握领导语言表达的原则与要求。一是合适:做到信息适度、话语真实、内容贴切、方式简明。二是得体:即符合语言环境,要适应并切合身份、对象、时机、场合。三是准确:做到读音要准确、停顿要恰当、用词要贴切。四是通俗:做到说话内容要深入浅出、说话形式要平易自然。五是简洁:要善于选用精粹的词语、要善于使用凝练的语句。六是礼貌:说话态度要谦虚、说话语调要适宜、说话神情要专注、说话内容要文雅。七是审美:语音要字正腔圆、语调要轻重得体、语速要缓急适度。
       2.学会领导语言表达策略。一是模糊的语言策略。常在需要留有余地时、不便明确表达时、遇到不能交底的事情时、批评他人或给他人提意见时用模糊语。二是委婉的语言策略。常用的方式有同义替代、借此言彼、隐含其词。三是幽默的语言策略。常用的方法有夸张法、辩解法、自嘲法。四是机敏的语言策略。常用的方法有转移话题、借题发挥。五是善用非语言符号策略。主要有动作、目光、表情、语调、空间、时间。
       (七)提升创新力——领导力的动力
       创新力是领导力的激发点,是提升与开发领导力的动力。领导创新力的表现主要是:发现问题的敏锐观察能力,统观全局的统摄思维能力,拓展思路求索答案的能力,借鉴经验开拓新路转移经验的能力,远见卓识预见未来的能力。其核心能力是创新思考能力。如何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提升与开发创新力呢?
       1.培养领导创新力所需要的特质
       领导者要注意从以下十三个特质方面培养领导创新力。即主动好奇、敏锐的洞察力、变通性、疑问性、独创性、独立性、自信心、坚持力、想象力、严密性、幽默感、语气、流畅的表达。
       2.学习创新思维方法
       人们要进行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力,就需要学习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学方法比学知识更重要。创新思维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发散思维;另一类是聚合思维。发散和聚合思维各有优缺点和独特作用,在创新思维中他们相辅相成,互相补充。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新,没有聚合思维,就没有科学结论。人类思维就是这样:发展——聚合——再发散——再聚合……,不断地使创新思维向更高水平发展。
       3.掌握创新技法
       创新技法就是把各种创新思维方式演变为可操作的具体创造法则。运用各种创新技法从不同角度启发新思路,帮助产生灵感。目前世界上创新技法多达数百种,如还原法(原点回归法)、列举法、演变法等。
       4.经常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一靠学习、二靠实践、三靠训练。高质量的创新思维需要进行经常性的训练。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十度”训练,即:广度、深度、速度、力度、密度、高度、精度、时间度、空间度、适度训练。
       除此之外,平时注意多看、多听、多思、多记、多讲、多写,多干,即“七多”。有了“十度”训练和“七多”方略,并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做到“一日一想”或“一月一创”,创新力就可逐日提高。
       (八)提升学习力——领导力的核心
       领导力理论揭示了领导的本质:领导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和实践造就的。这就是学习力的问题。领导力的核心是学习力。市场竞争和社会实践告诉人们,在知识经济社会形态下,竞争链已经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可归结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最终归结为学习力的竞争。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学会如何学习,提升学习力,比重视和加强学习更重要。
       学习力是指个人、团队和组织所具备的有效学习的能力,是学习动力、毅力、能力、效率和转化力等要素的综合体现。领导者的学习力是指领导者带领组织学习,并不断寻求解决问题,进行变革创新的能力,是一种新的领导理念。学习力是提升领导力的决定性因素。
       如何提升与开发领导者的学习力?首先,要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层次和调整知识结构。第三,要善于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总结、提高。第四,要使学习速度快于变化速度。第五,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会学习。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学会“学习”比学什么重要。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提出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其中第一条就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就是要转变我们的学习观念、转变培训模式。[11]
       【参考文献】
       [1][2][11] 连玉明.学习型领导[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杜,2005.26、38-48.
       [3] 翟鸿桑.领导的力量[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4.
       [4][10] 雷池.怎样提高领导能力[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1-2、129.
       [5][6][7][8][9] 刘玉瑛.领导影响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8、71、103、119、112.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