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子(公元前 551 ~ 前 479)
——中国早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 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 传统对孔子 有 深刻的影响。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人数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主持会盟的礼仪。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于是, 鲁国兵礼并用,以外交手段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拆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城邑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孔子在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被采纳。鲁哀公十一年(前 484),季康子送财物欢迎孔子归国。孔子归鲁,时年68岁。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虽具有一些传统的保守的思想因素,但其主流在当时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所以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汉以前并未受到统治者的特别重视。汉代以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以来,孔子思想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一些学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学工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
  孔子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孔子弟子撰写的《论语》中,《左传》和《史记?孔子世家》亦有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
  教育生涯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约7、8年时间。这一阶段他的的门徒还不大多,但是办学有成效,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名声。在这一时期,孔子的学生中有比他只小6岁的颜路(颜回之父),有比他只小9岁的子路。
  第二阶段:自37岁(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从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周游列国之前,共计18年的时间。这18年中,孔子虽然有4年多的时间在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止教授工作。这一阶段孔子的教育事业如日中天。教授的学生除了有鲁国的学生之外,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其中一些较有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
  第三阶段:自68岁(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去世,共5年时间。这时,他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鲁哀公、季氏最终并没有任用他。他虽有大夫的身份,也发表过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于是他把精力集中于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这一时期较为人知的学生有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这几个人后来大都从事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也起了重要作用。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孔庙
  孔庙即“至圣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196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内设孔子的衣冠礼器,岁时奉祀。隋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明弘治年间奠定现有规模。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后重建。占地21.8公顷,南北长约1公里,仿皇宫之制,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有建筑104座,466间,古树1250株。院内苍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各类碑刻2000余块,为中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全庙最高建筑,瓦色、开间、彩画均采用最高规格。殿高24.8米,宽24.85米,重檐九脊,黄瓦歇山顶,金龙和玺彩画,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殿基须弥座,重层石阶,两层栏杆。大殿木构架结构简洁整齐,柱网由外、中、里三圈柱列形成,外圈为28根石檐柱,高6米,环绕为廊;中圈为16根木金柱,高15米;内圈为16根木内金柱,高18米。檐柱用石,系曲阜建筑的一个特点,大成殿的石檐柱最有代表性,以整石刻成,前檐柱十根为高浮雕,直径80厘米,两山及后檐十八根雕刻技法为减地平钑,直径75厘米,图案造型优美,力法刚劲有力,是中国罕见的石刻艺术珍品。正殿唐代时为三间,宋天禧五年(1021年)扩为7间重檐。北宋、金、元、明、清历代均曾重建,今存建筑为雍正年间重修。殿内恭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塑像。
  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金声玉振坊石刻,4楹,石鼓夹抱,4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宝座上各蹲踞一个雕刻古朴的独角怪兽“辟天邪”,俗称“朝天吼”。两侧坊额浅雕云龙戏珠,明间坊额填色4个大字“金声玉振”,笔力雄劲,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的。坊后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是二龙戏珠的石阶,桥下清流呈半圆绕过,这就是泮水,可惜泮水被石块封盖,只有泮桥独存了。桥后东西各有一幢石牌,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人称“下马碑”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必须下马下轿,以示尊敬,就连皇帝祭祀孔子也要下辇而进,可见孔庙的尊严。
  圣迹殿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山东巡按御史何出光为保存《圣迹图》而建,殿高12.55米,长30.69米,宽10.12米,单檐绿瓦歇山顶,圣迹图每幅约宽38厘米,长60厘米,其所表现的“圣迹”从颜母祷于尼山生孔子,到孔子死后弟子庐墓为止,是我国第一本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